首页 · 综合新闻 · 正文
综合新闻

红韵织夏 经纬传薪——纺织学院“红色经纬”志愿团五粮社区实践纪实

2025年08月04日 14:25    撰稿:杨诗艺 一审一校:刘晓媛 二审二校:刘 沂 三审三校:罗娅    点击量:    

7月21日至8月1日,纺织工程学院“红色经纬”志愿团走进郫都区五粮社区,用两周的时光编织出一段“红”“织”交融的暑期记忆。这场以红色文化传承为经、纺织专业特色为纬的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,为社区儿童送去知识的滋养与精神的洗礼,让红色基因在指尖流转,让纺织文化在童心绽放。

活动中,志愿团以“精准辅导筑根基、红色浸润铸灵魂、兴趣培育扬特长”为框架,构建起“学习+实践+感悟”的育人闭环,让孩子们在多元体验中收获成长。

在课业辅导环节,志愿者分组对接社区儿童,针对拼音读写、英语单词认读、数学应用题解法等学习难点提供一对一指导。辅导过程中巧妙融入红色元素,通过穿插红军行军艰辛等故事,让孩子们在巩固知识要点的同时,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文化熏陶,培养科学学习方法与学习兴趣。

在红色浸润教育方面,采用“观影+游戏+互动”的形式。组织观看《湘江1934・向死而生》《最可爱的人》等红色影片,以直观影像打破时空隔阂,让革命故事与英雄形象变得可感可知。开展“红色看图猜猜乐”活动,通过展示黄继光、半条棉被等红色图片,引导孩子们在抢答互动中深化对红色历史的理解;“重走长征路”闯关游戏则将红色知识融入关卡设计,让孩子们在协作闯关过程中牢记长征、国旗等知识点,体悟团结奋进的革命精神。

兴趣课程凸显文化传承特色。非遗扎染与蜡染体验中,志愿者向孩子们分发丝巾、卡纸等材料,系统教授折叠、染色技巧,当孩子们解开棉线见证图案绽放时,既掌握了传统技艺,更感受了文化魅力。“红色”黏土活动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,创作“国旗花”等爱国主题作品,用鲜红花瓣与黄色五角星诠释家国情怀。植物拓印活动通过展示传统非遗作品,讲述先辈用植物传递消息的革命故事,让孩子们在拓印实践中理解“红色印记”的深刻内涵。

此外,志愿者们还教唱《我爱你中国》《北京欢迎你》并配合手鼓节奏与场景图片展示,进一步培育孩子们的爱国情怀与艺术认同。

通过此次社会实践,志愿团成员深刻领会了红色精神的时代内涵,在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中深化了对纺织文化的认知,沟通表达、组织协调等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,更真切体会到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的价值,责任感与使命感持续增强。

关闭

犀浦校区:成都市犀浦泰山南街186号 邮编611731
邛崃产教园区:成都市邛崃市君平大道东段379号 邮编6115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