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· 综合新闻 · 正文
综合新闻

数管学院“青春献基层,志愿社区行”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系列报道(二)

2025年07月25日 09:15    撰稿:张芳 李欣倩 舒岚 黄小倩 周文清 一审一校:李韵 二审二校:何酉宁 三审三校:王霖    点击量:    

7月21日,青羊区草市街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、八宝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办,我校数字经贸与管理学院、成都爬山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的儿童暑期有“趣”处-暑假托管夏令营正式开营。本次夏令营的开展时间为7月21日-8月1日,夏令营包含课业精细辅导、素质拓展、习惯养成等丰富内容。

出席开营仪式的八宝街道社区党委副书记黄敏表示,本次夏令营是关注“一老一小”中“为小” 服务的重要实践,同时也是对辖区青少年志愿者的回馈,通过丰富的活动为辖区青少年打造安全、有趣的成长平台,同时肯定了高校与社区联动对提升服务效能的积极意义。

目前,夏令营已开营了3天,让我们来一睹夏令营各项活动的风采吧。

晨读背书作业辅导

每日上午,夏令营的孩子们在志愿者们的引领下开始晨读。晨读后,学院志愿者们开始陪伴孩子们做作业,及时解答小朋友的疑问,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,耐心的引导贪玩的孩子坚持做完作业,帮助小朋友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提高作业完成的质量和效率。

“生气的河豚”手工实验课

7月21日下午,织梦小青数志愿服务团队的志愿者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生气的河豚”手工实验课,让20余名夏令营的小朋友们,体验了科学与手工结合的乐趣。

课堂上,志愿者们以“为什么河豚会鼓来”为切入点,用白醋、小苏打、气球等简单材料,模拟河豚充气的过程。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,先将小苏打装入气球,再小心翼翼地将气球套在装有白醋的瓶口,随着两种物质相遇产生气泡,气球逐渐“鼓”起,宛如一条生气的河豚。“原来气球变胖是因为有气体呀!”孩子们举着自己的“河豚”兴奋地说。志愿者们结合实验现象,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化学反应原理,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科学的魅力。活动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,更在轻松氛围中播下了科学探索的种子。

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

22日上午,织梦志愿服务团队的志愿者们通过生动讲解,向孩子们普及中医药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,让大家认识了金银花、艾草等常见中草药的功效与价值。在动手环节,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参与香包制作,将晒干的玫瑰花、艾草与冰片等中草药细心装入布袋,亲手完成的香包不仅散发着天然草药的清香,更让他们在趣味互动中近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,在心中播下了传承传统医学的小小种子。

安全小课堂:体操学知识,桌卡记要点

22日下午,志愿者们为小朋友们开展安全小课堂并组织制作专属桌卡,让安全知识在互动中深入人心。

课堂上,志愿者围绕交通安全、防火等内容,通过趣味讲解、案例演示及编排“安全操”,引导孩子们学习“过马路左右看”等知识点。课后,孩子们在志愿者带领下制作桌卡,写下姓名和小组名并创意装饰,不少小朋友表示会将桌卡放在书桌前时刻提醒自己。

此次活动以“学+动+做”形式,使安全意识自然融入孩子们的认知,既丰富了暑期生活,也为他们的安全成长增添了保障。

粘土艺术课程

23日下午,织梦小青数志愿服务团队为夏令营带来一堂有趣的创意粘土课,以趣味实践的形式带领孩子们走进粘土艺术世界。课堂上,志愿者们耐心教导孩子们如何用粘土制作各类动物、花草等作品。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动手实践,充分发挥想象力,将一块块普通的粘土捏塑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小物件。课程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,还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体验到手工制作的乐趣,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艺术的热爱与探索精神。

从课堂上孩子们专注的眼神、指尖绽放的创意可以看出,孩子们心中漾起了知识与文化的涟漪。课堂托管守护成长,志愿服务队以实际行动诠释着“实践出真知”的意义,而这份对责任的担当与对需求的回应,终将在更多角落生长出温暖的果实。在接下来的营期里,孩子们将继续在志愿者“小老师”陪伴下,在学与玩的过程中收获成长,度过一个充实而难忘的假期。


关闭

犀浦校区:成都市犀浦泰山南街186号 邮编611731
邛崃产教园区:成都市邛崃市君平大道东段379号 邮编611530